作者: 李若生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3-04-21 10:01
在銅器上作畫寫字,平平無奇的銅器便有了生命力,成為一個時代的文化記憶和見證。而這個過程,就是刻銅技藝。
近日,記者來到曹州刻銅制作技藝傳承人鄭建林的工作室。只見他腕下生風,正在伏案雕刻。屋內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手工鏨刻銅器,銅質器物上或刻山水、花鳥等圖案;或刻草書、行書、楷書等名言詩句。
“曹州刻銅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,傳承到我這里已經是第三代了?!编嵔指嬖V記者,祖輩里就曾在北京為當時清朝貴族遺老篆刻文房用品,彼時文房用品刻銅風靡一時,鄭家一門也從此與刻銅結下因緣。
現年42歲的鄭建林,自幼受家庭熏陶,酷愛雕刻藝術,年輕時在北京一家工藝品廠打工學習雕刻技藝?!?021年,我從北京回到菏澤,把從事手工刻銅這些年摸索、積累出的技法與心得整理出來,決定為曹州刻銅技藝的恢復發展作一些貢獻?!编嵔终f,由于銅器耐氧化,可以上千年不變,所以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。
“手工刻銅制作過程比較繁瑣,從選料、粗磨、細磨、上稿、雕刻,再打磨、精修、上色等需要10多個步驟,它的獨特價值就是唯一性,永遠不會有第二件一樣的作品?!编嵔直硎?,曹州刻銅技藝是在銅面上,以中、切、挑、鏟等技法,刻出陰陽、虛實、飛白等效果,借以再現書畫神韻??蹄~者不僅要有深厚的繪畫和書法功底,還要有精湛的銅刻技藝,融質地、做工、造型、裝飾等多種藝術形式為一體。
近幾年,隨著技藝的不斷純熟,鄭建林開始思考一個問題:作為傳承者,他有責任把這門藝術傳承下去,發揚光大。于是,他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,創新傳統刻銅工藝,利用顯微鏡進行微雕創作,把金、銀鑲嵌到金屬銅,甚至鈦合金、鐵、不銹鋼等金屬,發展私人訂制、定向加工,一門心思投入到銅刻的世界中。
“這件寬6厘米、長5厘米的錯金銀饕餮紋皮帶扣,我花了兩周時間,在416不銹鋼上利用鑲嵌技術把24k純金、青金、純銀、電解銅四種貴金屬鑲嵌到不銹鋼上,再鑲嵌技術上利用浮雕技藝,刻繪出饕餮紋路?!编嵔指嬖V記者,通過創新,他把古代戰國時期青銅器上的元素,通過二次設計,利用在現代生活飾品中。
為了將刻銅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,鄭建林也在有意培養下一代。鄭建林說:“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從事手工雕刻,因為學習這門手藝不僅要心細手穩,還要耐得住寂寞,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曹州刻銅藝術再次綻放光芒?!? 文/圖 記者 李若生